目前來看,這一跡象的出現時點將再次推遲,若產量仍無法降低,大口徑鋼管只有等待政策推動下需求的稍許改觀。盡管國內鋼廠面對庫存高企,不得不選擇降價促銷,但絕大多數企業卻并沒有透露出任何減產的跡象,這又是為什么呢?繼續來看報道。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鋼廠庫存不斷上升,市場需求十分低迷,但絕大多數的鋼廠寧愿選擇降價促銷,也不愿意減產,中鋼協公布的數據顯示,截止2014年7月上旬,重點大中型企業日產量為165.74萬噸,旬環比仍就增長0.44%。 雖然,經濟大環境的改善必然會利好鋼鐵產業的供需平衡,但要徹底改變鋼鐵業產能過剩等問題,仍需要對產業內部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。在需求難以改觀的情況下,業內普遍寄希望于降低產量來改善供求關系。 我們看到目前更加多的是采取減價不減量,讓利不讓市場這樣的一個做法,它更加多的是以價格下跌的方式來保住它的市場份額,而不是考慮減產來維持這個供需平衡,今年1到5月,國內重點鋼鐵企業利潤總額僅為13.1億元,同比下降96.2%,其中部分虧損了96.6億元。6月份以來鋼材價格在創年內新低水平后繼續走弱,大口徑鋼管盈利不容樂觀。我國的消耗量幾乎接近峰值,城鎮化接近50%,后期我國的城鎮化建設角度會適度放緩;另外,從2012年的新十二五規劃開始,國家的經濟重心已經轉型,由“投資、出口為主,內需為輔”轉變為“內需為主、投資、出口為輔”的模式;在習慣了政府投資性拉動的經濟發展環境后,國內各行各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“水土不服”;調整的過程當中必然傷痛難免;在這種情況下,盡管鋼材消費依舊保持高位服務,但增長速度已經大幅萎縮,然而產量的增長依舊沒有停止的意思,供大于求的情況下致使后期價格易跌難漲。 市場始終萎靡不振,對于行業何時迎來春天,業內表示這些目標需要鋼企停產的配合,由于目前仍未進入規模性停產階段,因此短期內市場仍將維持弱勢。臨近月底,商家面臨鋼廠打款和銀行還貸的雙重壓力,市場操作仍以出貨為主,因此部分市場報價仍小幅走低。目前市場處于下跌通道,商家多謹慎操作以降低風險。近期市場新增資源較少,整體庫存緩慢消耗。對于當前的市場行情,商家表示倍感無奈。對于后市商家坦言,目前鋼廠是市場走勢的關鍵,若近期鋼廠有大量的檢修限產舉措,后期大口徑鋼管或將好轉,否則或將延續現狀。